11月14日,2020年廣州市第七屆產業人員職業技能競賽暨首屆“南粵家政”羊城行動競技大賽閉幕。“羊城工匠杯”金、銀、銅獎得主揭曉。
廣州市輕工技術學院教師蔣婷獲得了育嬰員項目一等獎。“隨著‘南粵家政’的展開,對育嬰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傳統的照料、護理保健以外,更偏向于往早教方向轉變。”她告訴記者,部分從業者雖然從業多年,但由于未經規范、系統訓練,仍憑借經驗育嬰,“需要通過教育傳遞更科學、更安全的育嬰方法。”
擔任本次比賽育嬰項目裁判員的廣東省海之珠職業培訓學院培訓部經理陳丹丹也提到,“選手的整體水平還是比較好的,在整體的操作里,各項操作都能做到比較規范,流程也比較熟練。除了生活照料以外,比賽比較注重早期教育這一塊,但部分選手對這一方面關注較少,失分較多。”
“參賽選手的學歷有本科、有研究生,家政服務行業學歷的提升意味著未來將涌現更多高質量的家政服務人才。”擔任病患護理項目裁判的廣東省護理學會護理產業委員會副主委吳蘭笛分析道,“醫療護理員將能夠填補社區病患護理的空白。”
“參賽后發現年輕選手都比較多,很多90后開始從事這個工作。”來自廣州星晨家政公司的參賽選手甘少杏表示,入行后顛覆了以往對家政行業從業者多為四五十歲女性的印象,“越來越多年輕人入行,行業越來越規范,如廣州的從業者要領取安心服務證,領取需有技能證、健康證,還要經過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系統的查核。”
大賽由廣州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婦聯聯合主辦,設置家庭保潔、病患護理、養老護理、育嬰員四個家政工種競技。
參賽選手須為廣州市屬企事業或學校在職職工,其中參加養老護理、家庭保潔和病患護理項目競賽的選手需分別從事對應專業工作3年(含)以上,經單位推薦方可報名。
參加育嬰員項目的選手需持有育嬰員中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或行業證書,且從事相關專業工作3年(含)以上,經單位推薦方可報名。
大賽自8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州家政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掀起了“練技能、促提升”的良好氛圍,激發了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精神。
“希望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崇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技能寶貴’的新風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選樹一批富有愛心、家政技能高超嫻熟的‘最美家政人’,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團結引導廣大南粵家政人建功新時代。”廣州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尹伊說道。
全市有62家企業共172名家政從業人員組隊參賽,最終114名行業精英進入決賽,其中家庭保潔、病患護理、養老護理三個項目分別有30名選手進入決賽,育嬰員項目有24名選手進入決賽。
大賽設立優秀個人獎、優秀團體獎和優秀組織獎。其中個人獎方面,每個比賽項目分別設大賽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同時頒發“羊城工匠杯”個人金、銀、銅獎。
每個項目按決賽人數10%、20%、30%分別獎勵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頒發榮譽證書。其中育嬰員項目符合相關條件的選手,理論和實操均在60分以上的(總分100分),頒發由廣州市人社局核發育嬰員(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獲獎名單
個人項目一等獎
1、養老護理項目:顏婉彤、羅少龍、張旭杰
2、育嬰員項目:蔣婷、劉樂
3、家庭保潔項目:駱國榮、孟祥芝、李潤球
4、病患護理項目:陶帆、徐聰聰、黃嘉琪
個人項目二等獎
1、養老護理項目:黃麗霞、盧小婷、黎金鳳、鐘艷江、謝思明、唐碧燕
2、育嬰員項目:馮芳、楊文娟、卓雅淋、董慧、黃鋒道
3、家庭保潔項目:廖珉贊、羅轉芳、余志敏、胡旭、馮健華、陳傳弟
4、病患護理項目:李清妮、楊鳳美、曹小蘭、王小蘭、張麗娜、榮麗芳
個人項目三等獎
1、養老護理項目:張玉蓮、莫談健、黃詩敏、丘燕珍、張連萍、何英梅、覃穎、曾秋、劉欣欣
2、育嬰員項目:黃東苑、畢靜文、梁麗連、譚玉紅、吳軍、劉新艷、凌麗霞
3、家庭保潔項目:藍英文、宋應輝、利錦霞、樊運麗、徐麗、張賢玉、張琪、李靜雯、洪春燕
4、病患護理項目:黃碧茵、邱潔怡、陳志嫦、李程娟、晉香蘭、鄧利娥、羅燕桃、羅雪姣、余巧
個人“羊城工匠杯”
1、金獎:顏婉彤、蔣婷、駱國榮、陶帆
2、銀獎:羅少龍、劉樂、孟祥芝、徐聰聰
3、銅獎:張旭杰、馮芳、李潤球、黃嘉琪
團體“羊城工匠杯”
1、金獎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兩個項目)
廣州市為家職業培訓學校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2、銀獎:
廣東頤年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市番禺就業訓練中心
廣州安瑞祥家庭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千樣好家庭服務有限公司
3、銅獎:
一家依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兩個項目)
廣州市花都區依佳族職業培訓學校
廣州廣府人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家依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優秀組織獎”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兩項)
廣州市為家職業培訓學校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南方+記者】鄭慧梓
【通訊員】徐珊
編輯 崔格僖
校對 梁飛飛
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健同志一行蒞臨市輕工技師學院調研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我院學生斬獲1銀1銅!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通過廣東省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中期評估
廣州輕工助力白云區“一村一品”鄉村本土特色菜實施推廣
【嶺南文化輕工】粵技精湛 粵聲悠揚 粵味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