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承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生態環境部任務
舉辦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制冷技術國際培訓班
作為首批“中國制冷維修行業良好操作培訓中心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積極承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國家生態環境部任務,開展制冷技術國際培訓班,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12月4日,學院在北院區舉行簡單而隆重的“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制冷技術國際培訓班開班儀式”,將為來自南亞及東南亞共18個國家的培訓學員進行為期四天的制冷技術理論和技能操作培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項目官員麗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培訓專家許晨,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官員滑雪,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長李榮生,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羅傳亮,廣東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調研員溫世讓,廣州市人社局技工教育管理處處長夏曉冬、職業能力建設處調研員黃建光等出席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現場
廣東省人社廳楊紅山副廳長高度評價本次國際培訓班,他在致辭中指出:“來自18個國家的制冷專業人才匯聚于此,共同探討、交流和培訓國際最新制冷專業技術,提升制冷專業人才技能水平,是踐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理念、構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平臺的具體舉措,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理念’的生動體現。”他強調:“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認真落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生態環境部任務要求。此前組織并完成了職業院校數百名相關專業師生、維修設備企業從業人員的良好操作培訓;最近,學院還對來自孟加拉國的一批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并積極開展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制冷技術國際培訓項目。通過這樣的培訓模式,將進一步加強我省技工院校的國際合作,有助于培養更多環境保護意識強、制冷維修技術精湛的專業人才,為創造一個‘各盡所能、合作共贏的未來’,構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廣東省人社廳楊紅山副廳長高度評價本次國際培訓班
11月22日至24日,已對來自孟加拉國的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制冷維修國際培訓,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為何能源源不斷向國外輸送空調制冷維修技能呢?學院院長葉軍峰在致辭中提到,早在2014年,學院入選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批準的第一批中國制冷維修行業良好操作國家級培訓中心,成為兩個國家級培訓中心之一。學院擁有與行業的靈敏性以及與行業需求一致的師資隊伍,組織并完成了職業院校數百名相關專業師生、維修設備企業從業人員的良好操作培訓;并積極開展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制冷技術國際培訓項目。葉院長表示,學院將全力以赴做好本次培訓工作,盡可能為學員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院葉軍峰院長致辭
培訓班導師、德國制冷專家里昂娜女士和克里斯托弗先生,以及來自越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伊朗、馬來西亞、東帝汶、菲律賓、尼泊爾等18國的20多名學員一一自我介紹,他們紛紛表示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政府、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舉辦本次培訓班表示感謝。
導師、專家及學員們發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項目官員麗莎女士表示本次培訓班學員都有著一定的空調制冷與維修基礎,本次培訓是對他們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項目官員麗莎女士發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培訓專家許晨介紹了培訓的內容。此次國際培訓班邀請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培訓專家、德國制冷專家,與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教師組成培訓團隊開展培訓。培訓內容圍繞制冷設備運行及維修維護過程的ODS制冷劑規范使用與操作、新型制冷劑(R290)安裝維修規范、制冷劑回收等方面。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培訓專家許晨發言
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官員滑雪女士介紹了中國履行《關于臭氧層保蒙特利爾議定書》條約,使用天然制冷劑,推廣可燃制冷劑,培養空調制冷與維修專業人員的情況。
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
中心項目官員滑雪女士發言
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羅傳亮副局長和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李榮生秘書長對本次國際班開班表示祝賀。羅傳亮副局長希望學院能充分發揮辦學優勢,共享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培養更多的制冷操作國際化人才,為全球大氣環境保護貢獻力量。李榮生秘書長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生態環境部對技工教育及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的信任表示感謝,希望今后中國職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生態環境部開展更多合作,希望各國學員今后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促進更多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羅傳亮發言
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長李榮生發言
據悉,“中國制冷維修行業良好操作培訓中心”項目,是聯合國環保署與中國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共同開展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是雙方根據《關于臭氧層保蒙特利爾議定書》制訂的“中國制冷維修行業氫氯氟烴(HCFC)加速淘汰行業計劃 ”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
理論課課堂
開班儀式結束后,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培訓專家、德國制冷專家,與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教師組成的培訓團隊,對18國學員開展為期四天的培訓。
供稿:辦公室 徐珊
編輯:校園電視臺 高悅榕
攝影:校園電視臺 劉周典
責任編輯:吳紫君